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咨询热线:400-718-0021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相关链接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
中和企略:提升股权激励有效性的5个共性策略

中和企略:提升股权激励有效性的5个共性策略

  • 发布时间:2021-04-06 19:46
  • 访问量:

中和企略:提升股权激励有效性的5个共性策略

【概要描述】股权激励是否有效最终应该体现到组织绩效上,但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并不仅限于股权激励——鉴于此,如何提升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在本文中属于逻辑范畴,因此,提升股权激励有效性的5个共性策略是中和企略基于自身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

  • 发布时间:2021-04-06 19:46
  • 访问量:
详情

股权激励是否有效最终应该体现到组织绩效上,但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并不仅限于股权激励——鉴于此,如何提升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在本文中属于逻辑范畴,因此,提升股权激励有效性的5个共性策略是中和企略基于自身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

 

一、从数据看股权激励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么说股权激励并不夸张。深交所《深市上市公司2020年股权激励情况综述》一文披露: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深市共有1,171家上市公司推出1,948单股权激励计划;

 

——2020年,深市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264单,较2019年上升21.7%;

 

——2005年至2020年底,共有502家公司推出两期以上激励方案,282家公司推出三期以上激励计划。

 

二、然而股权激励真的有效吗?


“有效”是主流学者的观点,也是常识。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比如,北工大封海燕《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还是福利效应》(《价格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P137-140)2020年第5期)一文的研究结论为:

 

"本文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执行股权激励政策的样本企业为实验组,以其他未执行企业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执行股权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经济后果,检验了股权激励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但这种创新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增加企业价值、营业利润率等,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我们探究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发现现阶段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更多的表现为福利效应,成为高管人员利益输送的渠道,而没有降低代理成本,促使高管与企业利益趋同,发挥真正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激励效应"。

 

三、如何提升股权激励的有效性?


提升股权激励的策略有共性之处,根据中和企略的观察和研究,提出5点,与大家分享:

 

 

 

 

策略1:分类观。‍


激励工具需要与激励对象、激励载体相匹配——激励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需求导向。

 

激励对象要分类。比如,按职能序列划分,有职能、技术、生产等;按职层分,有高层、中层和基层等。基层、操作技能、收入水平偏低的等人群,股权激励的吸引力总体就不会太高。

 

激励载体也要分类。比如,企业、分子公司、项目层面。项目层面的可能跟投、模拟核算更加容易落地。

 

策略2:重点观。


审视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决定优先实施股权激励的组织载体,比如集团化的公司中,有的业务可以先实施股权激励、有的业务甚至可以不考虑股权激励;另一方面,决定重点激励谁,一般而言,重点激励对象都是高层、骨干(如技术专家);

 

策略3:分步观。


企业最好还是要有股权激励规划,毕竟每一次股权激励都会涉及股权稀释、涉及存量股东的权益,这是个治理命题。分步观下,股权激励由规划、计划、方案组成。

 

策略4:增量观。


增量观有两层意思。其一,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都会业绩挂钩,激励期内,业绩增长了多少是关键;其二,激励标的的来源是怎样的,比如采用了模拟利润的做法,拿出来的激励的部分一定是增量部分。

 

策略5:价值观。


最后一条是价值观,其实是最重要的。就目前的理论和实践而言,股权激励已经属于工具层面,价值观直接影响激励能不能做下去、能不能做得好。比如,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一定要对全员公开,一定要反复沟通与宣传,秉承自愿原则、做大蛋糕再分蛋糕的理念等等。

| 企业动态

上一页
1
2
...
9

中和企略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20028104号-2 中企动力  北京  SEO

关于我们  |  服务模式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400-718-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