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热线:400-718-0021
相关链接
中和企略:企业成长的烦恼-爬台阶与新旧动能切换
- 发布时间:2021-03-31 19:01
- 访问量:
中和企略:企业成长的烦恼-爬台阶与新旧动能切换
【概要描述】【引言】企业的成长,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成长的阶段和不同阶段的发展动能。不能跳出来看,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 发布时间:2021-03-31 19:01
- 访问量:
【引言】企业的成长,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成长的阶段和不同阶段的发展动能。不能跳出来看,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企业的发展好比“爬台阶”
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大致需要爬三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老板驱动。往往由创始人凭借个人资源与能力带动公司发展,并以个人魅力凝聚少数人、形成公司的核心团队班底。这个阶段公司发展的动能主要来源于”老板“。
第二个台阶:组织驱动。公司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各管一摊的“首长负责制”基本落地,大量工作通过跨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方式由流程或任务驱动完成,具备了组织化运作的能力,发展驱动力从少数人驱动转变为“老板能力”+“组织能力”双驱动。
第三个台阶:治理驱动。公司多个业务单元进入发展成熟阶段,业务属性异质性程度高,各类业务之间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母子公司之间的管理、赋能成为新问题,发展的驱动力将从组织驱动升级为“治理驱动”。
二、“爬台阶”时完成新旧动能切换时的典型“烦恼”不同
基于中和企略的观察和总结,攀登不同台阶时企业所面临的典型问题不一样。以攀登”台阶2:组织驱动“这个过程为例,企业成长的典型烦恼有三类:
1、从经营数据看,出现“成长天花板”。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停滞、或降速。
2、创业团队的创业激情消退,对公司发展的带动力减弱、甚至成为阻碍力量。相对比较“致命”的原因有:(1)早期进入公司的人员,“第一桶金”积累基本完成,在个人指标达不到公司发展期望的背景下,往往会出现“消极”情绪;(2)个人能力与认识跟不上。很多中小型、非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团队没有大企业的从业经验,重业务轻管理,对公司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常常持负面看法。
3、组织化的资源与能力跟不上。如,人才梯队建设不理想、管理者缺位或履职能力弱、规范化管理水平低人为破坏制度现象频繁,决策依然依赖于个人,有的公司会出现对发展方向的迷茫感。
三、”成长的烦恼“不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也不同
继续以攀登”台阶2:组织驱动“这个过程为例,有两个切入点是基础:
切入点1:思想共识。公司能够迈过生存阶段、并在某个细分市场(如区域、行业)中取得一定的优势,这个非常了不起。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会成为枷锁,面向未来的视野又受限,因此,问题的所在点要找准、改革切入点要达成共识很不容易。
切入点2:抓管理者。这个阶段的企业规模一般都很小,要大规模的”换血“,即便财力允许,很多人也不愿意来。因此,改革只能依托现有的管理者。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他们是怎么工作的?这些问题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理解的。
有了以上两个基础,才能谈科学管理、谈组织赋能……
【中和企略:企业变革和成长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