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咨询热线:400-718-0021

行业研究

相关链接

关于中和
当前位置:
首页
/
/
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

一、行业概念

1、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的旅游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1)是旅游业的一个细分产业,与自然景观旅游是一对范畴。

(2)旅游为“体”,文化为“用”。

(3)强调文化和旅游融合。

2、旅游产业

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俗称旅游“六要素”。

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出行者。

参见统计局《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

3、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二、行业特点

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复杂,玩家众多,本部分站位“景区型”资源商(景区公司)视角看待行业特点

1、 市场规模大,发展趋势好,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在统计局口径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年收入总额高达数万亿。201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为6.63万亿,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速。其中,旅游景区的收入占比约20%。

目前,旅游频率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高于旅游人数,产业整体处于成长期。从投资动向看,产业布局出现结构性机会,目前主要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养等新型业态。

2、 三类因素“决定”景区型企业的营收成长性

按景区的“纯自然”禀赋,可以将景区分为三类。

 

 

主题公园类的景区营收表现最好,最具说服力的案例是迪士尼。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因素“决定”景区型企业的营收成长性。

第一,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决定了“工业化”生产供给的能力,比如迪斯尼乐园。

第二,业务的大产业布局。只有大的产业才有可能产生大的规模,比如“文旅+地产”的华侨城。

第三,区域的全球化扩张。目的地旅游是游客引进来消费实现销售,要做大规模则将业务扩张出去是必然的选择。

3、 地方文旅平台商业模式与政府可以给予的支持有关

至少目前各地文旅平台,其文旅类收入规模小、投入大,纯市场化运营难度非常大。政府可以通过代建项目、划拨资产、用地补偿、运营补贴的形式给予支持,这将对平台的业务组合、主营业务、任务重点等产生重大影响。

4、 文旅企业未来何去何从?

我们提出重塑“三观”的概念。

(1) 模式观。

- 景点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 全域观:竞争还是合作?

- 从旅游出发(如宋城影视),从文化出发(如横店影视),文化和旅游并举(陕西文投)?

- 门票经济还是二次消费、全域经济(如大明湖免费;二次消费上不来,全域经济与自身无关)?

- 重资产输出还是轻资产输出?把人引进来还是赚钱回来?——“圈地运动”抢占稀缺资源:全域旅游内的“稀缺资源”进入短兵相接的时代:产业内的(景区延伸)、区域外的同行(项目复制)、行业外的(携带资本以PPP模式进入)。

- 生态还是容忍搭便车?地产升值:案例,华侨城的地产毛利远高于同行,超过40%

- ……

(2) 资本观。

- 越来越重视资本的力量,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数量超过100只。

- 并购越演越烈:主要还是以非景区资源拥有者的其他主体为主。

- 先上市(规范、透明是双刃剑)还是先发展(艺龙、去哪儿私有化)?

- ……

(3) 能力观。

多业态、多收入来源背景下,当外延扩张加剧和商业化竞争进入,偏后端的运营能力将成为的旅游产业的共同的核心竞争力。

 

三、解决方案

于地方文旅、旅投、文投平台而言,业务多元化,景区是主要的经营性资产,打造旅游目的地是其主要目标或任务。中和为企业提供以下解决方案:旅游目的地打造及转型升级战略、集团化管控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变革、景区标准化运营体系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股权激励方案。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中和企略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20028104号-2 中企动力  北京  SEO

关于我们  |  服务模式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400-718-0021